Thursday, December 25, 2008

關於flicker

在建立數位相機的exposure mode(曝光模式)時得避開的問題 - flicker。這篇主要說明,flicker產生的前因後果。先概述數位相機的曝光模式,再說明電源特性,最後說明二者間的交互影響並舉例說明。

‧數位相機曝光模式概述

在講flicker之前先大概了解一下數位相機的曝光模式,要知道數位相機的曝光方式並不同於傳統的軟片相機。

傳統軟片相機的曝光方式,是由光線透過鏡頭裡的光圈,再經過機身的快門,最後光線打在底片上,直到快門關閉後結束,以上可以說是整個完整曝光流程。

數位相機的曝光方式依不同等級類別的相機有著不同的曝光方式:
1.機械快門的數位單眼相機(DSLR)
2.有電子快門的一般市售的隨身數位相機
3.無電子快門的低階數位相機

數位相機的曝光方式,同樣是光線透過鏡頭的光圈,再經過機身的機械快門(DSLR)或是電子快門,最後光線會打在sensor(感應器)上,等快門關閉後結束整個曝光流程。而那沒有機械快門與電子快門的相機則是靠firmware來控制sensor的曝光時間。

以上三種曝光方式就sensor的角度而言可分為二類的感光模式:
1. frame exposure
2. line exposure

高階相機用的是frame exposure,低階的相機則是用line exposure。當然也有有些低階line exposure的相機,藉由電子快門可以做出類似frame exposure方式,不過這部份不在這次的討論內容裡。

軟片在曝光的同時,光線與軟片上的銀鹽產生化學作用,進而成像。而sensor在感光的同時,則是光線與sensor上的photo-diode進行光電反應,最後成像。

frame exposure 是sensor上的每一條line在快門打開同時開始感光,直到快門關閉的同時結束感光,結束感光後再把sensor上的資訊一條一條讀取出來並成像!

line exposure的方式在快門開啟後,sensor的第一條line開始感光,接著第二條line感光,並在經過t單位時間後,第一條line開始讀取訊號,接著第二條line,依序將訊號讀取並做轉換且成像!

所以,軟片的曝光可以說是整個畫面一次全部曝光後成像,而sensor的感光是sensor裡的photo-diode以條為單位一條一條去感光,然後把這些line的資訊拼成一張圖成像。

知道sensor的影像是一條條line感光後再成像。當一台曝光模式未完整建立的數位相機在日光燈下會產生亮暗的橫條紋的干擾現象,這不停出現的光線跳動現象就稱之為flicker。

‧電源類別及其特性

那為什麼在日光燈下會有亮暗的橫條紋的干擾現象呢?我們得再來了解日光燈的發光源理為何!

一般家庭用的電源可分為直線電與交流電二種。
1. 直流電(Direct Current)是指方向不隨時間發生改變的電流(沿著單一方向流動),簡稱為DC,常見於乾電池或鉛蓄電池。直流電的電流變化情形為:
圖1
2. 交流電(Alternating Current)是指大小和方向都發生周期性變化的電流,簡稱為AC,常見於一般家庭用電(均值電壓110V,頻率60Hz)(*)。交流電的電流變化情形為:
圖2

‧交互影響

所以日光燈因為導入交流電而發光,而且因交流電的特性是週期性的發光。這週期性的發光,搭上得一條條感光的sensor的同時,當頻率不對時(*)就有可能會產生所謂flicker的問題。

以台灣的60Hz的交流電源發光的日光燈為例,電源輸出交流電的電流變化情形,同(圖2)。假設電源發出的同時sensor的第一條line也開始感光,其第一條line的感光時間為1/120 s時(即半個sin波)所得到的光源強度為半個sin波的積分。第2條line感光的光源強度也同為半個sin波的積分,如圖3所示。
圖3
積分要用數學式表示也許比較不容易看懂(其實是積分跟我不熟),所以用圖示的方式就容易懂得了,見圖4。
圖4
每條line的感光時間為1/120 s的sensor在60Hz電源的頻率下時,其每條line的光源強度的積分面積相同(皆為半個sin波),也就是每條line都得得到相同光的能量,因此不會有flicker的問題產生。

但是如果sensor上一條line的感光時間不為1/120 s的倍數時會產生什麼情況呢!以一條line的感光時間為1/110 s為例,如圖5。其每條line所得到的光源強度將會有所不同,所以就會產生出亮暗交錯的干擾訊號,也就是會產生所謂的flicker。

圖5
假設第一條line(1/110 s)所積分出來的面積為A,第二條line(1/110 s)所積分出來的面積為B,所以第一條line與第二條line的光源強度差即為A與B二者的面積差,如圖6所示。
圖6
驗証:
圖7
已知 A=a'+a; B=b'+b
且 a'=a+b'

B-A
=(b'+b)-(a'+a)
=b'+b-a'-a
=b'+b-(a+b')-a
=b'+b-a-b'-a
=b-2a
=c

也就是說同樣的感光時間下,第二條line得到的光源強度大於第一條line的光源強度,依此類推下去,每二條line的光源強度差就會隨之變大變小,因而每條line之間即會有亮度差別,在整個frame來看的時候就產生亮暗的橫條紋的flicker干擾現象了。

‧結論:

flicker的產生,問題不單在於數位相機本身的頻率,還得考慮到環境光源(日光燈…等)頻率交互所產生的影響!

一個數位視訊的產品在做曝光調整時,就得避開在日光燈的環境下產生flicker的情況,其最簡單的解決方式就是將曝光的單位時間設定為是1/120 s的倍數即可!

當然這只是概念式的區分法,這方式所建立出來的EV table的曝光線數會跳的很大而且會用上很大的gain,但是仍是個有效避免flicker的陽春調整法。

(*)交流電的頻率分別有60Hz與50Hz二種,台灣的交流電的頻率為60Hz
(*)二個不同頻率會產生什麼問題!?

不同頻率會產生什麼問題!


二個不同頻率之間可能會產生共振或干擾的現象,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如圖示)。
A端為傳送訊息端,以每秒傳送一個方向箭,依次以順時鐘方向轉向90度發送訊號。如果接收端同傳送端同為1秒接收一次訊號的話,那看到的會同A一樣是個順時鐘方向轉的箭頭。
如果接收端為2秒接收一次訊號,如B組,那所接收到的訊號將只會是上下反向跳動的箭頭。
如果接收端為3秒接收一次訊號,如C組,那所接收到的訊號將會是反時鐘方向轉的箭頭。
如果接收端為4秒接收一次訊號,如D組,那所接收到的會是一個恆指向上的箭頭訊號!

Thursday, November 27, 2008

Spatial frequency / 空間頻率

What is Spatial frequency?
Wikipedia explain: Spatial Frequency is a characteristic of any structure
that is periodic across position in space. The spatial frequency is a measure of how often the structure repeats per unit of distnace.... In image processing applications, the spatial frequency often is measured as line per millimeter.
(http://en.wikipedia.org/wiki/Spatial_frequency)

什麼看英文的霧煞煞?那接下來用中文解釋~

先了解什麼是頻率?頻率是單位時間內某事件重復發生次數的度量。因此空間頻率可以解釋為在1mm寬度裡有幾個正弦波出現的量(次數)。(該不會要問什麼是正弦波吧?)

所以得要用更白話的方式說明影像處理裡所謂的空間頻率,假設1條黑+1條白線為1組,那就是在1mm的寬度裡有多少組黑白線數,即表示該影像的空間頻率有多少。

一個高空間頻率的影像,即表示其亮暗變化周期很高,反之高暗變化周期低的即為低空間頻率的影像。所以一個高空間頻率的影像就會是一張影像很銳利的影像,低頻的影像即是一張模糊的影像。

而空間頻率會有什麼樣的應用呢?
1.影像處理
把空間頻率來當成filter使用,透過不同頻率來濾過需要的頻率的影像,網路上這裡有篇說明相當詳細的文章「漫談空間頻率」,可以更清楚的了解其應用。
2.影像評估
就常會用空間頻率來分析該影像的解析能力,常用的方式即為MTF(M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剛好網路上也有一篇「測試解像力基本理論MTF」的文章,請享用。

Friday, August 08, 2008

Color Matching Function?

Q:
請問有沒有人使用過Color Matching Function?
這個東西如何與RGB系統結合在一起?
以及如何使用?
------- 分格線 -------
A:
Color matching function 是在1931年 CIE根據混色原理做的配色實驗所得到的三條反應曲線。
wiki的解釋:The color matching functions are the numerical description of the chromatic response of the observer (described above).
公式詳見reference 2. 如此光刺激至眼精量化的結果就會以三個數據表示三刺激值,分別為XYZ,公式詳見reference 2.

然而這樣的數據並無法清楚表達出光與色彩之間的關係,而後再依此延伸出CIE xy chromaticity diagram跟CIE xyY color space讓色彩與光的關係更為直覺化。
至此,光跟色彩之間的關係算是定義出來了!

最後,color matching function與RGB的關係即可由公式導出。公式詳見reference 2.


補充說明:
CIE於1931年求得的XYZ color matching function是在2deg視角求得得,而後1955年 RGB color matching function(2deg),1959年 RGB color matching function(10deg),然後再有CIE 1964 XYZ color matching function(10deg)。


reference:
1. Color Matching Functinos. (內有詳細數據)
2. CIE 1931 color space. (內有更完整的說明)
3. NoLightNoColor. (中文相關說明)

------- 分格線 -------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608061706623

色彩互補ˋ色彩管理~舉實例

Q:
請說明何謂相對補色(色彩互補),也請觀察並舉出你生活周遭運用色彩互補的一個實例??

請觀察你生活周遭、居家環境事物中,有運用色彩進行管理的實例三個??

------- 分格線 -------
A:
1.
a. complementary color互補色:凡兩種色光在適量的混合下會產生白光的,就可稱此兩色為互補色。
b. 互補色的實例:醫院裡的手術室、手術台、手術服一般都採用綠色,其最主要的目地就是要減輕外科手術中長時間在鮮紅血液裡工作而造成的視覺疲勞而發生視覺殘影的情況。

2.色彩管理的實例:
a.路邊的紅綠燈、路牌與指示標計
b.台北捷運線的區分 (雖然當時定義顏色區分的考量不得而知?但捷運線的區分也算是色彩管理的)
c.常見的警告標示(紅色或黃色,ex:禁止進入、幅射...)

------- 分格線 -------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608060707298

Thursday, August 07, 2008

改圖完之後照片顆粒好大

Q:
如題
因為照片太暗了
所以我調了燈光之類的

可是另存新黨之後
照片變成顆粒好大
很明顯可以看的出來好像一點一點白白的

請問那是拍的時候就決定會這樣嗎?
原因是什麼阿?
可以用什麼把他去除嗎?

------- 分格線 -------
A:
數位相機在拍暗處影像時,為了要提高影像的亮度,因此會拉高影像的AG(Analog Gain),甚至是DG(Digital Gain),如此即會產生較明顯noise(雜訊、躁點),除非在拍照的同時用閃光燈補光來幫忙補光以提高影像亮度,或是用較高階(較低noise)的數位相機(ex:DSLR),不然偏暗影像與noise一定是共存的情況,無法避免的!

你的情況是把一張較暗影像的照片,用後製的方式去調整亮度(即調整DG),如此必定提高影像亮度,但也同時把原有的noise拉高。

改善的方式,photospot有這方面的filter可供調整,可以試看看de-noise的功能,一次把整張影像做去除noise的動作,如此可以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但也會造成影像反而變糢糊的反效果。若只想針對有noise部份去除的話,得用細部去選取要de-noise的範圍,再去微調去除noise的細部設定,這部份就得花上不少時間去調整,但能得到較佳的效果!

------- 分格線 -------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008062301476

數位影像處理的說明與介紹

Q:
數位影像處理是什麼 什麼叫數位影像

什麼叫高速相機 什麼原因會用到高速相機

------- 分格線 -------
A:
數位影像可以簡單說是在一個特定範圍(pixel)以一定特定單位(二位元)所記錄下來的影像資訊!以二位元的數位影像來說明的話,其記錄數值的不是0就是1,所以,該張影像的每個pixel非黑即白!白紙黑字即是二位元影像的樣子!
反過來,非數位影像的就是類比影像!類比影像就可以想像成沒有最小範圍亦無最小單位的影像!這時候,影像就不會非黑即白了,中間調(或說是灰色)就存在其間了!就像是水墨畫除了黑、白,還有灰色的部份!
而數位影像處理部份,數位影像上面已解釋,你想問的應該是影像處理的部份!影像可以處理些什麼?可以想像一下,可能是想要反轉影像、可能是要擷取部份影像、可能是想要改變色調或是提高對比...,所有任何對該影像做的任何改變都可算是影像處理!

用相機記錄影像,被攝的影像或是物體會有速度上的差異!可能是一個靜物、一個走路的人、一隻在飛的鳥、一輛在跑的f1賽車,甚至是一顆剛擊發出的子彈!可以把相機的快門在記錄影像的動作可以想像成一個人用眼睛在看上述的東西!你可以很清楚的看到該靜物的細節,你可以看到走路人的臉上表情,你可以看到在飛的鳥,但你一定無法看到在飛行中的鳥的每一個翅膀動作。同樣的你只能看到一輛在跑的f1賽車,但要你在車子的行進間數出該車子上貼有多少廣告,你肯定會說只看到車子飛快的開過去那裡看的到上頭貼有多少廣告。更不用說要你看出一顆擊發中的子彈上頭該子彈上的號碼,因為你連子彈的行進路線都看不到!
一台相機的快門有一定的速限,就代表該相機能記錄下有多快物體間相對的影像記錄!高階的DSLR其快門最多就是記錄下行進間的車子!但是要是子彈呢?就得靠高速相機才有辦法記錄下了!

------- 分格線 -------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008072706369

Sunday, April 13, 2008

Smart Zoom

還在軟片世代的時候,Zoom(變焦)是件很單純的光學關係,講的就是optical zoom(光學變焦)!但自從數位相機出現之後,就多了種叫digital zoom(數位變焦)的名詞出來!但實際上digital zoom 的功能並不好用,因為digital zoom 是"硬"把小解析的影像,外插為較大解析的影像,其效果之差用想像的就夠了!
所以,近幾年各家相機不再強調digital zoom,而改主打可以保留比傳統digital zoom 更多的畫質的新式zooming 技術!例如CASIO-HD zoom,CANON-Safety zoom,SONY-Smart zoom…等,其中又以SONY的smart zoom 較為常聽。當然各家在這新式zooming(以下簡稱smart zoom)的底層所用的技術應有所差異,但其實講的、做的都是同一件事,只是所用的名稱或演算法稍有不同罷了!
影像品質的好壞在光線進入CCD、CMOS的當下就已經決定。在這之前,唯一能改變影像大小但不影響影像解析的方式只有optical zoom 這種方式,別再被廠商的那些誇張的廣告詞給唬了。記住影像一但經過digital zoom 之後只會變的更差不可能會變的更好,最多就是保有原來的解析度罷了!而這個"保有原來解析度"的方式,說的就是smart zoom 這項技術!但說穿了,這還是一件"欺騙"的行為!
以下我直接用影像來做為說明,看圖說故事,很快就能了解了!假設你有一台800萬的數位相機!用最高解析度拍下一張照片如下:

然後同樣角度使用以3x的digital zoom 再拍一張,影像會變成:

在同樣的角度,假設使用3x smart zoom 的功能來拍攝,影像會變成:

別擔心,我並沒放錯圖,影像比例大小也沒錯。而這邊就是問題的關鍵所在!

為什麼我會說假設呢?因為要用smart zoom 的同時,你會發現你得先降低你的影像大小!若不調降影像大小的話,會發現無法做smart zoom 動作。其中相機會因你調降的影像大小比例搭配不同倍數的smart zoom!所以可能800萬相素的影像降低為500萬相素時,smart zoom只有1.5x的倍數能調整!依此,相素降愈多、可調的smart zoom倍數就愈多!

這也是為什麼這張照片變小的關係!可以看到上述圖片裡的COLOR STUDIO 的字樣大小都不變!沒錯!字樣的解析大小是固定的!也就是說digital zoom 因為外插的關係,所以解析變差了!而smart zoom 會不覺解析變差是因為影像解析大小被改變了!

也就是說不論使用digital zoom 或是smart zoom 來放大影像後,看到的影像同樣是相同比例大小的關係!而這二張照片在相同比例大小時,咋看之下,會好像smart zoom還真的解析度比較好對不對!但其實際大小應該是:

是的!這張圖的上半解釋digital zoom 的方式,下半解釋smart zoom的方式!所以這看完這張圖後,就很容易了解其中的道理了吧!^^

說穿了,DM上說什麼「可以保留比傳統的變焦更多的畫質,因為它所運用的複雜數位運算,能在您近拍數位相片時,不會失掉影像任何細節。從光學變焦自動切換到 HD 智慧變焦,放大倍數增加時仍然相當流暢,所以您可以輕鬆地享受變焦所帶來無可匹敵的強大效果。」其實難只是難在要怎麼在使用者使用從正常optical zoom 切換到smart zoom 時,怎麼適當改變影像擷取的起始座標與大小,並且讓使用者在操作當下感覺不出來不"順暢"罷了!